2024 年 B 站的年度弹幕是”接“,官方数据是 B 站用户共累计发送“接”超 576 万次,这个字意为接收好运,希望看到的好运气发生在自己身上。

B 站可能是中国年轻人最多的平台,不敢说接受过最好的教育,但是至少懂得基础的唯物主义,应该是知道许愿是一种“无用”的行为,但这里的许愿弹幕一点也不见得比其他的平台少。

我之前一直理解不清为什么各种网络社区发评论、弹幕来许愿,也看轻这种行为,直到看到《乡土中国》在“从 欲望到需要”这章中说:“鬼有没有是不紧要的,恐惧却得驱除”,我终于才得以理解。

在乡土社会中有很多行为我们自以为是用来达到某种欲望或目的;而在客观的检讨中,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行为却在满足主观上并没有自觉的需要,而且行为和所说的目的之间毫无实在的关联。巫术是这种行为最明显的例子。譬如驱鬼,实际上却是驱除了心理上的恐惧。鬼有没有是不紧要的,恐惧却得驱除。

鬼存不存在谁也不知道,它可能在,可能不在,这种未知的状态最挑动人的神经,让其紧张焦虑。巫术真的能驱鬼吗,驱不了,首先没有鬼,其次没有真的巫术。但是,巫术让人感觉鬼被消除了,自己的周围干净了,安全感又回来了,焦虑被抚平了。从对人的功效来说,巫术可太有用了。

对于越感觉无力的事情,许愿就越“有效”。高考、考研、考公这些付出了巨大努力,但是成功与否跟竞争烈度有关的事情,很容易让人产生无力感。这种无力感需要一种支持,而唯心之地获得这种支持是最快捷直接的来源,人还能付出的,就只有自己的信念了。

现代社会充满机遇的副作用是让人失去确定性,许愿让人觉得消去了一点不确定性,进而让心安定多一分,体内压力激素分泌减少,身心变好一些。这是实实在在对人的功用,怎么不科学、不唯物呢?

我现在接受了这种赛博许愿的行为,虽然依然不想去哪里接好运,但是看到满屏的“接接接”时,我不再将其视作一场大型的网络集体迷信行为,而是将其视为千万人对自己的一次小小的疗愈。